2019 VOL.320
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,转载请联系授权今年,神剧纷纷跌下神坛。《权力的游戏》第一季9.4,第八季6.2。《黑镜》第一季9.4,第五季6.6。好在,依然有神剧越来越“神”——《使女的故事 第三季》

第一季8.8分,包揽了6项艾美奖,
其中包括最佳剧集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女主三项重量级奖项。
第二季9.0分,入围了艾美奖8项提名。前几天第三季开播,豆瓣评分直接飙到了9.6分。

看这三季的海报就知道,《使女的故事》讲述的是被压迫的女性的觉醒之路。但又远远不止于此。

01近未来,美国政府被推翻,极端教徒们建立了男权至上的基列国。男权至上,意味着男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
不管如何,男性都没有错。

女人和男人私奔,一定是女人勾引了男人。
女人被男人强奸,一定是因为女人放荡。
女人不怀孕,一定是女人的问题,而非男人的问题。

表面上,基列国是一个发达、整洁、有序的乌托邦世界。实际上,这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,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反乌托邦监狱。书籍杂志被焚烧,同性恋、反抗者被吊死,处处有持枪检查的安保人员,处处是大主教们的眼线。

在基列国,女性成了被统一分配的物品,成了男性的附属,成了国家财产。她们被剥夺一切身份和权利,被分为夫人、使女、嬷嬷、嬷大,荡妇,
用不同颜色的衣服加以区分。

因为环境污染导致越来越多人不孕不育,婴儿的存活率也越来越低,于是,生殖繁衍成了国家大事,使女被迫担起了这一职责。使女们先是被安排在红色感化中心,接受嬷嬷们的教化。不听话者或激烈反抗者,轻点被电击,有的则被挖眼断手,
严重的还会被施以割礼。

之后,使女们被分配到夫人无法生育的大主教家庭,为大主教生子。过完哺乳期的使女会被分配到其他大主教家庭,一直不怀孕的使女则可能被发配到殖民地清理放射性垃圾。

换句话说,使女只是行走的子宫,生育的机器。她们失去了原有的名字,每换一个家庭都要根据主教的名字更改姓名。她们失去了行动的自由,耳朵里被嵌入GPS芯片,红色的衣服让她们很容易被抓。每次出门采买物品,她们都不得单独行动,谁都不知道自己的行走搭档是不是眼线。

极端残酷的环境,造就了恐怖骇人的氛围。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,连说话都要考虑再三,稍有不慎,就可能被发配到殖民地,或者被吊死。

顺从总比反抗容易,麻木总比觉醒容易。
但总要有人开始觉醒,开始反抗。
02
琼,本是一名图书编辑,有闺蜜莫伊拉,有丈夫卢克,有女儿汉娜。生活虽然平淡但也算幸福。

基列国建立后,琼被抓去当使女,汉娜被送走成为大主教的女儿,侥幸逃脱的卢克逃到了加拿大。从此,琼不再是一个妻子和母亲,她甚至不再是一个女人。在基列国,她只是一个有用的工具。

每次琼的排卵期到来时,都会有一场授精仪式。“授精仪式”源自《圣经》,由大主教、夫人、使女共同完成。使女躺在夫人的怀中,成为她的子宫,成为储存精子的容器。

琼被分配的第一个家庭是沃特福德家。因为沃特福德不育,琼在沃特福德太太赛丽娜的建议下怀上了司机尼克的孩子。琼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抗,是带头拒绝向珍妮扔石头。

琼第一次在尼克的帮助下逃跑,却在即将成功时被抓了回来。

琼第二次逃跑时,她目送艾米丽和女儿妮可离开,自己选择了留下。
留下,是为了找回女儿汉娜,更是为了拯救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。

琼被分配的第二个家庭是劳伦斯家。和沃特福德的心软不同,劳伦斯看似和善,实则心狠手辣,他会从心理层面打压琼的斗志,侮辱琼的人格。

同时,尼克当上了大主教,却拒绝帮助琼。

第二季,琼把希望都寄托在男性身上,看似觉醒实则并不独立。用琼妈妈的话说,“把你的女儿教育城女权主义者,她却始终在等待男人的拯救。”


第三季,琼不再依靠和等待男性的拯救,她开始召集女性盟友,策划反抗。她的女性盟友不仅有使女,有嬷大,甚至还有夫人。

沃特福德太太赛丽娜,基列国建立前,她是一个事业女性,是可以和丈夫并肩站立的人。基列国建立后,她发现自己只是丈夫的附属,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标本。她不得不和其他女人分享丈夫,每次授精仪式对她而言都是折磨。

当赛丽娜意识到基列国存在的荒谬可悲,她开始觉醒。比如协助琼和女儿妮可出逃,比如带头在主教会议上读《圣经》。

被断指后,赛丽娜把家付之一炬,开始反抗。

琼和赛丽娜代表着从沉睡到觉醒的人,艾米丽则是从头到尾都在激烈反抗,嬷嬷们则是助纣为虐、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的人。相应的,沃特福德、尼克、劳伦斯则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男性。

第三季,身在加拿大的艾米丽、卢克、莫伊拉该如何帮助琼?琼又要如何找到盟友,全面反扑,解放基列国?

03《使女的故事》的原著创作于1984年,被称为“女性视角的《1984》”。作者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说,“切记,在这本书里我所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,
换句话说,它不是科幻小说。”
“人类的罪恶无需想象,已可无限列举,
这是它让人毛骨悚然的原因。”

往远了说,“集体处决”、“焚书”、“蓄奴制”这些都在历史上出现过。
往近了说,“荡妇耻辱”、“物化女性”、“嫁鸡随鸡、嫁狗随狗”、“代孕”、“一夫多妻”,即便是现在也广泛存在着。

好巧不巧,《使女的故事》每次开播都和现实暗合。
第一季、第二季播出时,
Me Too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席卷世界。

第三季播出前一个月(今年5月),
美国有4个州相继通过“心跳法案”,也就是《反堕胎法案》。
法案规定,从能检测到胎心开始(大多数女性此时还无法发现自己怀孕),孕妇堕胎就是违法的。
哪怕是强奸或乱伦而怀孕的受害者也不能例外。

《新共和》杂志认为,
现在的美国越来越像《使女的故事》中的基列国。

可怕的不是电视剧里惊悚压抑的氛围和故事,
可怕的是,
我们正眼看着电视剧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/END
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


照进现实的神剧,一起在看↘↘↘